小孩子的白內障,處理起來比老年性白內障復雜百倍!治療的核心是避免形覺剝奪和屈光不正所致的弱視。由于認識不夠,家長們經常錯過治療的黃金期,造成童盲等悲劇的發(fā)生。
如何早期發(fā)現(xiàn)
稍年長的兒童可以自主表達視物模糊的主觀感受,但很多小孩子還未上學,用眼需求不大,或者還不會表達視力不好,等到上學了說看不清黑板和課本,才引起家長重視。
然而,而很多家長都以為白內障是老人才有的病,常常認為孩子視力不好可能是近視等屈光不正的原因,再加上一些小店的驗光配鏡員缺乏經驗,也糊里糊涂地配給患兒,進一步導致孩子仍是看不清,用眼習慣更加惡化,形成惡性循環(huán)。所以,家長們就要特別留心孩子的眼神、讀書習慣等的異常。
視力下降可以表現(xiàn)為孩子的眼神不會追光,不會盯著一般小孩子喜歡的玩具等。斜視、眼球震顫或眼部其它異常,都很可能是先天性白內障所致。
此外,白瞳癥是常見的癥狀,就是透過瞳孔能夠看到白色混濁。但值得一提的是,先天性白內障可為如此,但其他情況,如視網膜母細胞瘤、眼內炎癥、早產兒吸氧常見的早產兒
視網膜病變等也有可能產生白瞳癥。因此,白瞳癥值得警惕!
如果忽視這些癥狀,錯過了治療的窗口期往往已經太遲了,因為小孩子的視覺發(fā)育需要光線的刺激,刺激不足時將影響視覺的發(fā)育。先天性白內患兒由于瞳孔遮蔽,進光量不足,會產生形覺剝奪性弱視。因此,先天性白內障的發(fā)現(xiàn)越早越好。
治療是場持久戰(zhàn)
對于老年性白內障來說,只需大約十幾分鐘,就可以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,可小孩子就復雜多了。
有些先天性白內障的程度比較輕,對視力影響不大,可以暫不治療,定期隨訪觀察。
但是,對于明顯影響視力的患兒,應當選擇手術治療,尤其是全白內障或位于視軸中心、渾濁程度明顯的白內障。理論上來說,越早手術,患兒在寶貴的發(fā)育期獲得外界光線刺激的機會就會越多,獲得良好視力的機會越大,尤其是單眼白內障更需要盡早做,免得患眼被大腦“拋棄”。
對于成年人,植入一個晶瑩剔透的人工晶體來替換老舊的白內障晶體,就可以很好地解決問題。但對于小孩子就不能這樣做了,由于小孩子眼球太小、再生能力極強、術后炎癥反應重,過早植入人工晶體難度大、失敗風險高。目前來看,2周歲以后植入人工晶體比較合適。所以常常幾個月大的時候做一次手術取出晶狀體,到了2歲后再做一次手術放置人工晶體。
在這段沒有晶體的時間段內,需要進行屈光矯正。很多家長不理解:那么小他懂什么,需要戴眼鏡嗎?答案是肯定的,因為足夠的光線攝入對于視覺的發(fā)育十分重要,此時的眼球相當于高度遠視,所以需要給小寶寶戴鏡!雖然非常麻煩,稍微大一點的寶寶還會抗拒,但需要醫(yī)護工作者、驗光師、家長和商家的共同努力!
小孩子眼球在發(fā)育,屈光狀態(tài)不穩(wěn)定,所以更換眼鏡是常事。如此一來,戴框架眼鏡因為方便,容易調整更換等優(yōu)點而成為首選。但框架眼鏡卻容易被抗拒、被小孩子扔掉。
隱形眼鏡適用于大多數單眼的無晶體患兒,但取戴比較麻煩,也容易傷到角膜。但戴上之后小孩子不那么抗拒,如果是很小的寶寶,可能還會在本能上接受這個東西,甚至認為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。
總而言之,寶寶有先天性白內障確是一種不幸,而其治療也注定是個持久浩大的工程。但為了寶寶的光明,再苦再累也要堅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