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影儀等多媒體設備已經被廣泛運用于大中小學的課堂,借助投影儀可以豐富教學形式,更生動有趣,廣受老師和孩子的歡迎。但近日,家長們通過微博等形式反映自己對此的憂心,認為投影儀可能對孩子的眼睛造成很大的傷害,甚至認為現在中小學生近視人數不斷增加就是受投影儀的影響。
投影儀使用率高 但不是近視 因素
廈門眼科中心的一項調查顯示,近5年來,廈門小學生的近視初發(fā)年齡提前了2-3歲,小學生近視患病率增高,趨于低齡化,前幾年還是高年級學生出現近視的較多,現在三年級就能發(fā)現不少近視的孩子。近視的孩子增多是綜合因素造成的,投影儀的不當使用是其中的因素之一,但也不能全部 '歸罪'于投影儀",眼科中心任醫(yī)生建議學校、老師在使用投影儀、制作幻燈片的時候,多注意完善細節(jié)來幫助學生預防近視。
正確使用 注意保養(yǎng)
那么,導致孩子看不清幻燈片內容而去醫(yī)院就診的原因是什么呢?眼科中心小兒眼科的專家介紹,有的孩子是因為幻燈片的字太小看不清,有的同學則因為坐在后排,幻燈片的底色較淺,窗戶打開引進光線,以致于一節(jié)課下來后眼睛疲勞。專家建議,老師制作幻燈片時,應注意投影設備的亮度、分辨率、對比度等,盡可能用較大的字號,背景圖片顏色不要過淺,投影儀使用結束后要及時拉開窗簾。另外,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,可以適當減少幻燈片的使用時間。
現在智能手機、電腦、平板電腦、電視機等電子產品大量普及,再加上孩子發(fā)育早、用眼衛(wèi)生知識不足等一系列因素,都有可能導致孩子出現視力下降的情況。其實投影儀和電腦屏幕還是有一定差別的,投影儀是將影像反射到一個背景上,讓大家看。而電腦屏幕則是通過顯示器里的光,直接將光打進眼睛里。但無論是看投影儀還是使用電腦,在連續(xù)使用四五十分鐘后,人們需要進行5到10分鐘的休息,舒緩眼球肌肉的緊張度,使其得以恢復。